从广州上半年GDP增长3.8%看产业结构调整的选择方向
(2025-08-04 13:20:37)
标签:
财经股票it时评汽车 |
热焦点评(25-78):从广州上半年GDP增长3.8%看产业结构调整的选择方向
彭澎接受《第一财经日报》采访
题外话:广州半年数据刚才发布,有关汽车、地产和服务业的数据十分受人关注。
广州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.7%,广州汽车产业的承压跟川渝、合肥等城市群在发力汽车产业、加剧竞争有一定关联。从投资数据看,上半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加快转型,完成投资增长19.3%。广州汽车产业从油车向新能源的转型进展并非十分理想,新能源汽车出现启动早,后劲不足的状态。
广州汽车产业增加值下降5.7%,表明广州第一大产业仍然处于较为艰难的状态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.5%,显示转型继续推进。与川渝、合肥等汽车产业突飞猛进的地区相比,此消彼长影响了GDP总量。总体上,广州GDP受汽车产业发展缓慢影响巨大。
数据显示上半年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加快恢复,增长4.1%。但2024全年度广州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数据,还是处于一个下滑区间里。2025半年数据的4.1%增幅,多少代表着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有企稳迹象,也可以说只是跌幅较大之后的一个反弹。相比其他主要城市,广州的楼市在上半年的回暖程度仍不理想。
说实在的,广州房地产投资恢复增长,这是一个较为意外的现象。但从上半年每个月销售60万平方米来看,楼市企稳是非常积极的信号。不过,广州房地产市场在一线城市当中并不突出,人们的预期和信息仍然没有完全恢复,下半年能否持续回暖,值得关注。
上半年广州在互联网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长,但无论是国内其他主要城市还是大湾区内港深等城市,大家都在做服务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。广州必须做大做强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的竞争力。
广州“互联网+”产业发展势头较强,数字经济成为广州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。这是广州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点,也是决定广州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决定性因素。毕竟汽车在全国已经产能过剩、内卷严重,要想重振雄风比较困难。在坚持汽车产业转型的过程中,另辟蹊径,尽快培育出强劲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才是广州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。
广州上半年GDP增长3.8%,专家这样看地产、汽车业表现
2025-08-04 19:44:26 来源:
截至上半年,广州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转正,汽车制造继续承压,服务业投资向“新”聚集。
7月29日,广州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,地区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3.8%,增速不及广东省(4.2%)和全国(5.3%)水平,但快于一季度(3.0%)。
广州市统计局表示,上半年当地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、结构向优的发展态势,发展基础不断夯实,发展动能持续增强。但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,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,内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还需持续加力。
今年上半年,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80.99亿元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12.34亿元,增长4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3705.87亿元,增长2.1%;第三产业增加值11262.78亿元,增长4.3%。
房地产开发投资转正,释放企稳信号
广州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.8%,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加快恢复,增长4.1%。
广东省房协专家委特约研究员、克而瑞广佛地区首席分析师肖文晓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,广州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转正,很大程度上与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用力有关。
肖文晓向记者指出,从前端的土地市场来看,去年12月广州一共出让了22宗涉宅用地,是全年卖地的最高峰,对于推动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具有关键作用。此外从同比来看,今年上半年广州共出让了19宗宅地,成交总价高达195.4亿元,而去年上半年仅有4宗、共计64.8亿元,增幅非常显著。
记者留意到,伴随着新版《住宅项目规范》在5月1日正式施行,这一强制性规范对居住环境、建筑空间、室内环境等方面作出要求。当地购房者对“好房子”的需求,在这半年的住宅交易数据中有所体现。
克而瑞的统计显示,上半年广州一手住宅成交之中,新规项目成交约82万,占到整体成交的23%,对比2024年全年上涨了11个百分点,销售金额和销售套数TOP20楼盘之中新规项目占比均过半,“好房子”的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,已经成为推动楼市止跌回稳的关键力量。
肖文晓表示,随着限制性调控政策全面退出,以及对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加大,目前房企对于在广州拿地的信心有所恢复,除了占据主导的国央企之外,也陆续开始有民企出手拿地,意图抓住“好房子”建设的市场窗口期。
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,广州房地产投资恢复增长,是一个较为意外的现象。但从上半年每个月销售60万平方米来看,楼市企稳是非常积极的信号。不过,广州房地产市场在一线城市当中并不突出,人们的预期和信心仍然没有完全恢复,下半年能否持续回暖值得关注。
消费方面,广州消费市场继续恢复,购置换新补贴覆盖的家电家具品类零售额增长显著。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.22亿元,同比增长5.9%,比一季度提升2.4个百分点。其中,购置换新补贴覆盖领域的商品消费需求旺盛,实现零售额较一季度明显提升,例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(增27.6%)和家具类(增3.3倍)。
当地家电消费需求增长的同时,家电生产方面也呈现出增长,家用电冰箱、电风扇、智能手机等家电、电子产品快速产出,产量保持两位数较好增长。
汽车制造业继续承压,但投资增长明显
三大支柱产业中,电子产品制造业、石油化工制造业增势平稳,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.6%和6.3%。作为广州第一大产业,汽车制造业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继续承压。广州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.7%,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.7%。彭澎告诉记者,汽车产业增加值下降5.7%,表明广州第一大产业仍然处于较为艰难的状态。
但在部分车企加快产品转型和新车型销售带动下,增加值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.7个百分点。新能源车产出加快,累计产量同比增长9.5%,比一季度提升8.8个百分点。彭澎认为,数据显示广州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在继续推进。
广州汽车制造业的转型,也在投资数据中得以体现。上半年,广州汽车制造业加快转型,完成投资增长19.3%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不同于汽车制造业的承压,“飞行汽车”等产品的制造正在快速增长。据广州市统计局信息,当地重点布局的低空经济产业在上半年加速成长,航空、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.1%。此外,民用无人机产量也快速增长37.7%。
当地上半年工业投资表现活跃,在上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快速增长12.0%,其中,工业技改投资支撑有力,同比增长15.5%,不断为激活传统动能、培育新兴动能聚新蓄势。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力实施,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较快增长10.8%。
服务业稳步提速,相关投资向“新”聚集
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,1-5月(错月数据),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.2%,比1-2月提升1.1个百分点。
主要行业中,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,带动互联网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8.7%。其中,互联网平台(增13.3%)、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(增23.2%)、数字内容服务(增23.3%)延续两位数良好增势。
此外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持续向好,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3.0%,其中,人力资源服务、广告业、咨询与调查业等高端专业服务行业表现亮眼,分别增长12.4%、21.4%和28.4%。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也展现出活力,技术推广服务、科技中介服务分别增长6.1%和46.0%。
彭澎告诉记者,“广州‘互联网+’产业发展势头较强,数字经济成为广州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。这是广州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点,也是决定广州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决定性因素。”
上半年,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壮大,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.0%,液晶显示模组、模拟芯片、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.5倍、19.5%和19.0%。同期,广州服务业的投资呈现出向“新”聚集的趋势,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.6%,其中,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28.2%,两业融合加速推进、赋能产业转型的动力不断积蓄。
记者留意到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。十五运会的预热升温,带动了当地体育产业加速快跑,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6.7%。近日,当地印发了《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(2024~2035年)》,提出要注重体育事业造血能力,做大做强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。据该规划,到2035年,广州体育产业增加值需要占GDP比重达到2.4%,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体育头部企业和体育产业集群。